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为我校师生作线上学术报告
发布时间:2021-12-09        浏览次数:853

12月8日10:10-11:40,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、博导、陈昌凤教授在腾讯会议上为我校师生进行了一场“新技术环境下的几个传播伦理问题”的学术报告。星空体育张科静院长、吴志刚副院长参加,星空体育杨桃莲教授主持报告,近一百名师生聆听了该讲座。

(陈昌凤教授作学术报告)

 

陈昌凤教授从技术趋向与明辨性思维引入,提出大数据、智能化、移动化三大技术带来了互联网的不断升级,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影响。她认为,这个时代缺的不是技术和资源,而是思考和思想。在此基础上,她分析了新技术环境下的四大伦理问题。

一、数据主义的价值观。数据运用于传播,体现为数据挖掘与分析、自动化内容生产、算法分发新闻信息、智能化事实核查、用户互动与社交机器人。陈教授用可视化数据展示出数据的直观性与震撼力。她认为,数据主义可总结为无条件相信数据、算法支配世界、最高价值是“信息流”,对数据主义来说,信息自由是最高的善。而数据主义会带来“到底人是主体,还是数据是主体?”的隐忧。

二、元宇宙:虚拟世界的价值观。元宇宙可以帮助FACEBOOK解决面临的四大问题:吸引和留住年轻用户、解决平台风险、解决监管风险、挽回多年来的失误和丑闻造成的声誉损害。除FACEBOOK外,世界上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学习并开发元宇宙,这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。但我们要思考现实与所建构的“部分真实”虚拟的关系。

三、社交机器人与“计算宣传”。“计算宣传”在社交媒体中传递虚假信息或者错误信息以达到特定宣传目的,兼具较高的技术性与政治性特征。社交机器人与“计算宣传”造成的扰乱公共领域、分裂社会共识等问题,以及机器扮演人类的角色,影响深层的社会关系的现象带来的问题,都值得我们研究。

四、算法伦理。陈教授以今日头条对不同用户的不同推送为例,阐释了算法的个性化。此外,在算法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,算法模型的内在矛盾也产生了价值偏差,如算法模型和数据集可能“向人学坏”,数据集的价值偏差仍然难以避免,算法模型的偏差不可避免等。

陈昌凤教授新锐前沿、学理思辨、条理分明、图文结合的学术报告,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,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论认识,启发了同学们的思考,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,迟迟不愿离开腾讯会议。